买地_末穿古之夫父有为
卡西小说网 > 末穿古之夫父有为 > 买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买地

  之前在成亲的前一日,屠林最后一次给周家送木炭的时候,就同王管家说了自己将要和阮堂成亲的消息,除此之外,他还告知了王管家自己打算给自己放几天婚嫁,木炭要等六天后才能再次送来。

  成亲是人生大事,屠林如此要求也是理所当然,对此,王管家十分理解,并且没有任何意见,左右周家里如今积存的银碳虽是不多,但支撑个十天半个月却是没有问题的,所以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屠林。

  只是婚嫁虽然有好几天,但只婚后的第一天,两人什么都没干,十分悠闲的腻在一起过了一日,等到第二天,便套了骡车出了门,一起往县城去了。

  他们在县城里逛了一圈,将县城里的银楼、首饰铺子还有当铺挨个跑了个遍,最后总共卖出了五条金项链,三对金手镯和八枚金戒指,得了将近一百两银子。

  和那一整箱子的珠宝首饰相比,卖出的这些金银首饰实在算不得什么,连百分之一都没有,但凤阳县是个不算太大的县城,而屠林又一向谨慎,若他一下子拿出了太多首饰变卖,必会惹得他人注意,给自家惹上麻烦,左右这一百两银子已经足够他们用,剩余的那些珠宝首饰,便可暂时先放着,不着急变卖了。

  等从县城回到了村子,二人就回了家里,只是很快就又从家里出来了,手里还提着一壶酒、一条肉并一包糕点,而后往村长孙金来的家里去了。

  如今虽是有了一箱子的珠宝首饰,还有十几吨的米面粮食,下半辈子可以说是不愁吃喝了,但屠林和阮堂却都不是那种会坐吃山空的好逸恶劳之人,且又还有和周家签订了一冬的木炭交易契约在,也是不能无故终止的,所以木炭还是要继续烧的。

  而虽然木炭时令性强,只冬日里需求最大,也卖的最好,但不代表其他的时候就没有生意可做。

  在这个没有天然气,煤炭也还没有普及的世界里,木炭除了用于取暖和炊事外,因其易燃、耐烧且易储存和运输等优点,也是相当重要的冶炼材料,有着举足轻重且不可获缺的地位,所以屠林不但要继续烧炭,还打算扩大烧炭的规模,将木炭变成一年四季都能做的长久营生。

  除了现有的银炭外,他还要增加普通的黑炭、松木炭、竹炭等其他种类的木炭,只是如此就需要更多的炭窑,而家里的后院显然是不够用的,所以屠林便打算买下家中附近的荒地,用来建起新的、也更大的木炭作坊。

  而竹溪村极其附近的田地、荒地、山地以及山头等,若要买卖就需得得到村长孙金来的允许和协助,所以他和阮堂便来了村长家。

  屠林他们烧木炭的事,孙金来也是知道的,如今听屠林说打算买地建木炭作坊,心中不由十分的高兴。这倒不是因为他能在其实得到什么好处,而是因为屠林在说了买地的事后,还表示因着无论是建木炭作坊还是等木炭作坊建成后开始烧制木炭,都不是只他和阮堂两人就能做得来的,所以他们便打算在村子里请人帮忙,当然,是付酬劳的那种。

  作为一村之长,孙金来是很希望村子里的人能够多赚些银钱,日子过得更好的,所以对于屠林的这个打算他自然是一千个一万个赞成,巴不得木炭作坊立刻就建好,给村民们带来好处。于是屠林才说完,他没再耽搁片刻,立马就带着屠林和阮堂出了家门,往屠林他们看好的那块地去了。

  屠林和阮堂早已选好的用来建木炭作坊的地不再他们的家附近,而是在向东离家半里远的一块前临小溪背靠山林,旁边还有一处竹林的满是砂石杂草的荒地,而且足有三亩之多。面积之大,让虽然已经有了些准备,知道屠林要建个大作坊的孙金来还是感到意外不已。

  屠林也看出了孙金来的惊讶,而不说孙金来了,就是阮堂在第一次被他带来这的时候,听到他说打算买下三亩地建作坊的时候都吃惊不小,但听了屠林的解释,便很快也就接受了。

  和现在屠家那个一日夜就能烧成一窑,但每次只能烧出百余斤银炭的小炭窑相比,这次屠林要建的,是一次性就能烧成数百斤甚至是上千斤木炭的大炭窑,而且还是不止一个,这就需要极大的地方,再加上银炭二次加工的区域,制作木柴的区域,以及半成品木柴和成品木炭存放的仓库,如此种种都算上,三亩地也不过将将够罢了。

  将当初对阮堂解释的话对孙金来讲了一遍,孙金来听了却是不由咋舌,只觉得屠林着实厉害的不得了,不声不响的就要搞出这么大的场面,倒是让他小瞧了,只是却也不禁为屠林感到担心,毕竟要建这木炭作坊前期投入可是不少,这万一要是卖的不好赔了可怎么办,便开口劝了劝屠林。

  孙金来的担心屠林不是没想过,但若是做什么事都畏手畏脚怕这怕那的,那还不如不做,再者左右有空间里那盒子珠宝首饰在,便是赔了也不怕什么。

  见屠林坚持,而阮堂也没说什么,一副和屠林统一阵线打定了主意的模样,孙金来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。

  本小章还未完~.~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他上前,将屠林选好的荒地用步数丈量出来,屠林和阮堂则跟在他身后,每隔一段距离就在他走过的足迹压上一块石头。等孙金来将三亩地都丈量好,屠林和阮堂也用石头将地圈了出来,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已经被人选中的土地。

  等圈好土地,三人便坐着屠林家的骡车往县衙去了。这荒地非私人所有,而是属于朝廷的,而屠林若想名正言顺的得到,便得去县衙办理地契,当然也是要给银子的。

  县衙屠林他们都不是第一次来了,由衙役领着直接找到了负责管理全县钱粮地清册的户吏,有村长孙金来作保,又按每亩一两五钱银子交了三亩荒地总共四两五钱银子的买地钱,以及五钱银子的好处费,总共五两银子后,户吏便痛快地给屠林写好了地契。

  待盖上了县衙的印章后,屠林将地契拿到手里,那三亩荒地便正式的属于他的了,接下来就是要开始建木炭作坊了,

  眼下天气越发冷了,虽然离着县城近,但零工活计也是不好找的,所以村里就有不少青壮汉子正清闲着。

  等屠林和阮堂要建木炭作坊的消息从村长孙金来那里,又得知屠林他们以后还会从村子里收木柴,就都恨不得木炭作坊立时就建起来,能让他们卖木柴赚钱。

  于是,还没等屠林他们正式在村里开始招工,就有不少主动上门来说要帮忙的,而是还不要工钱。只是屠林和阮堂当然是不可能不给工钱,便按照县城里的行市定了每日十五文,除此之外还包一顿午饭。

  对于这顿午饭一开始来帮工的人还没多放在心上,不过一顿饭,能填饱肚子就行,没想过能有多好,可不想第一天上工就让他们大吃一惊,因为午饭给他们送来的竟是一大桶白米饭和一大盆的芋头烧肉,而且还是猪肉多,芋头少,让他们着实大饱了口福。

  而还不止如此,在之后的日子里,竟是日日荤腥不断,只是有时是鸡肉,有时是鱼肉,有时是兔子肉,让村里其他因为得到的消息晚了,或者别的缘故而没能到屠家帮工的人又是羡慕又是懊恼,对于屠林家,则是咋舌不已,觉得屠林家果真是有几分家底,竟是这样的阔绰大方。

  其实屠林和阮堂也不是故意要这样,只是如今他自己家里就是日日白米饭,餐餐有荤腥,都是一个村子的,也不能自己吃好的,专门给别人做次的。再者人们吃得好了,干活自然也就更加卖力,左右不过几顿肉,也不是供不起。

  木炭作坊一两日就能建成的,而周家那边的银炭还不能断,所以两天后,婚假结束,屠林就留在家里,继续用自家后院里的炭窑来烧炭,而作坊那边的事则全部都交给了阮堂处理。

  虽然少了阮堂的帮忙,但如今空间开启了,砍好的木柴可以直接装进空间带下山来,倒是比用骡子驮运还要方便的多,和以往比便也并不耽误什么。

  又过了三日,作坊那边阮堂带着人如火如荼的干着,屠林则拉着一车数百斤的木炭如期的再次来到了周家,同时他也将自己扩大烧炭的规模,建起了一座木炭作坊的事也告诉了王管家。

  王管家闻得此事,不禁很是高兴,却不只是为了屠林。虽然眼下有屠林的供应,府里的银炭是足够使得,但再过一个多月就到年节了,届时周家四落在外的子弟大多都要回乡祭祖,而这银炭的使用怕是得翻个几番,而只屠林那的银炭显见的是不够用的。

  所以他也就没断了和木炭铺子宋掌柜那得联系,只是他也不愿被宋掌柜当冤大头,就边周旋着,边又去寻其他的门路,不想这屠林新婚后再来,竟就带来了这么一个消息,对王管家不亚于正瞌睡的时候给他送来了枕头,当即便要和屠林签订新的契书,将新窑的木炭定下来。

  屠林倒是不想银炭在王管家这如今还是十分稀缺供不应求的,但他和王管家一直都合作愉快,若是王管家有需求,不用多说什么,他也必是先紧着王管家的,所以当下便应了下来。

  只是木炭作坊建成还要数日,加之新的炭窑虽大,一窑烧成的木炭也多,但相对的,花费的时间也就要更长了,不比屠林家后院的那个小炭窑,不到一日夜便能出一窑炭来。所以等到新窑的第一窑木炭烧成之时,已是半个多月后了。

  木炭出窑时还只是普通的黑炭,若要制成银炭则还需要一道工序,如此又要花些时间。待银炭完成制成,装上骡车往周家送的时候,就又是两天的时间过去了。银炭有千余斤,骡车只一趟装不下,最后还是拉了两回才都送进了周家。待称重后,王管家便凑了个整,当场结了十八两银子给了屠林。

  喜欢末穿古之夫父有为请大家收藏:末穿古之夫父有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kxxsw.cc。卡西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kxxs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